功效与作用
通血脉,御寒气,行药势。治风寒痹痛,筋脉挛急,胸痹,心腹冷痛。 ①《别录》:"主行药势,杀百邪恶毒气。" ②孟诜:"远脉,养脾气,扶肝。" ③《本草拾遗》:"通血脉,厚肠胃,润皮肤,散湿气。" 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除风及下气。" ⑤《饮膳正要》:"阿刺吉酒,主消冷坚积,去寒气。" ⑥《品汇精要》:"解一切蔬菜毒。" ⑦《纲目》:"米酒,解马肉、桐油毒,热饮之甚良。""老酒,和血养气,暖胃辟寒。""烧酒,消冷积寒气,燥湿痰,开郁结,止水泄。治霍乱,疟疾,噎膈,心腹冷痛,阴毒欲死,杀虫辟瘴,利小便,坚大便;洗赤目肿痛。" ⑧《医林纂要》:"散水,和血,行气,助肾兴阳,发汗。"主治
①治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:栝楼实一枚(捣),薤白半升,白酒七升。上三味同煮取二升,分温再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栝楼薤白白酒汤) ②治冷气心痛:烧酒入飞盐饮。(《纲目》) ③治阴毒腹痛:烧酒温饮。(《纲目》) ④霍乱转筋而肢冷者:烧酒摩搨患处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 ⑤治寒湿泄泻,小便清者:头烧酒饮之。(《纲目》) ⑥治寒痰咳嗽:烧酒四两,猪脂、蜜、香油、茶末各四两。同浸酒内,煮成一处。每日挑食,以茶下之。(《纲目》) ⑦治风虫牙痛:烧酒浸花椒,频频漱之。(《纲目》) ⑧治耳聋:酒三升,碎牡荆子二升。浸七日,去滓,任性服尽。(《千金方》) ⑨治耳中有辕,如枣棱大,痛不可动者:以火酒滴入,仰之半时。(《怪证奇方》) ⑩治蛇咬疮:暖酒淋洗疮上,日三易。(《广利方》) ⑾治妇人遍身风疮作痒;蜂蜜少许,和酒服之。(《奇效良方》)成分及药理研究
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酒为含乙醇的饮料。乙醇对中枢的作用基本上与麻醉药相似,但由于它引起的兴奋期太长,大量则导致延脑麻痹而安全度不够,因而不能作为麻醉药。乙醇之兴奋并非真兴奋,乃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之结果。此时饮者丧失了其由教育和经验而来之谦虚和自制,同时其辨别力、记忆力、集中力及理解力亦减弱或消失;视力(中枢性)也常出现障碍。 ②循环系统 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,故常致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。但如恃为御寒药,实属不当。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(鸡皮疙瘩)为一种保护性反射;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,皮肤血管扩张而使大量的热量损失,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。中等量对心脏功能并无明显影响。大量则可麻痹延脑中枢而导致循环虚脱。慢性酒精中毒之心血管障碍,有人认为与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有关。 ③消化系统 饮乙醇含量较低之酒类(10%上下),可增加胃液分泌,胃酸分泌也增加,故溃疡病患者应禁酒类。小量低浓度的乙醇尚能增加胃的吸收机能。更高浓度(20%以上)乙醇内服则抑制胃液分泌,减弱胃蛋白酶活性。40%以上则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,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慢性胃炎。乙醇内服时所见的恶心、呕吐,主要是由其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-乙醛刺激了呕吐中枢所引起。 ④局部作用 乙醇局部涂擦于皮肤,可加速热的挥发,故有冷感,可用于高热病人。高浓度乙醇能使细胞原浆脱水并发生沉淀,故有收敛及刺激作用。其杀菌作用以70%者作用最强,低于60%或高于80%者功效皆较低。 ⑤体内过程 乙醇在胃肠道中吸收迅速,一般约有20%在胃中吸收,其余在小肠中吸收。空胃时吸收最多,CO2可促进其吸收。乙醇浓度较低之酒类,易于吸收,高浓度者吸收反较缓慢。进入体内之乙醇约有90~98%被完全氧化,放出高达7.1千卡/克的能量(介子脂肪与碳水化物之间),可为机体所利用。成人一般1小时可氧化乙醇9~15毫升(约10毫升),曾有报告1天内最多氧化380毫升者。此氧化速度常较恒定,不受血中浓度高低之影响。大量饮酒,超过此速度,即蓄积而造成中毒。未被氧化的2~10%乙醇,主要通过肾、肺排出。其他如汗、泪、胆汁、唾液也有微量排出。治疗产后单纯性腹泻:取黄酒0.5斤,煮沸后加红糖4两,继续煮2~3分钟,待凉,顿服或两次分服(间隔3~4小时)。共治14例。痊愈10例,停药后自愈1例,症状减轻2例,效果不明1例。有的服药3天内痊愈。治程中仅1例诉轻度头晕,余均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