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暑;生津;解毒;利湿。主暑热口渴;咽喉肿痛;口舌糜烂;吐泻;痢疾;淋证;无名肿毒;疮疹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5-30g;(西奄)食,叶芽适量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黄连木为阳性树,稍耐半阴,畏寒忌湿。对土壤要求不严。深根性,萌发力强,生长慢,寿命长,耐二氧化碳和烟尘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种子宜沙藏3个月以上播种,或者秋播。
记载
本品以黄楝树为名始载于《救荒本草》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以"黄连木"名录着于卷三十七木类并附图一帧:“黄连木,江西、湖广多有之。大合抱,高数丈,叶似椿而小。春时新芽微红黄色,人竞采取腌食,曝以为饮,味苦回甜如橄榄,暑月可清热生津……”根据所述与附图,其原植物与本种一致。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-3550m的低山、丘陵、石山林或平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