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养血补血;散瘀止痛。主病后虚弱;劳伤;血虚经闭;崩漏;白带;吐血;咯血;衄血;外伤出血;跌打肿痛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5-30g;绞汁、炖肉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、阴湿的环境。以富含腐殖质而疏松肥沃的湿润壤土为宜。栽培技术 用根状茎繁殖。在秋、冬季或早春时,结合采收选取有芽的嫩茎,截成长3-7cm的小段,按行株距25cm开穴,深3-6cm,每穴栽3段,成“品”字形排放,栽后覆土或盖上土杂堆肥。此外,还可以用种子繁殖,随采随播,经育苗后移栽。田间管理 出苗后,中耕除草,冬季倒苗时须施厩肥或堆肥。
记载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石岩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