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活血散瘀;解毒;杀虫。主慢性胃炎;黄疸型肝炎;跌打肿痛;骨折;疔疮;湿疹;疥疮;蛔虫病
禁忌
《广西发话药简编》:“用于驱蛔虫时,忌吃肉腻食物。”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2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煎水洗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。不耐寒。宜选上层深厚川巴沃、湿润的壤土栽培为作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法。秋冬果实成熟时采收,来后即播,或用湿沙贮藏,3-4月催芽播种。在整好的苗床上,按行距20cm开沟,沟深4-5cm,条播,播后盖上与畦面子齐。苗培育2-3年,3-4月,按行株距2m×1.5m开穴,每穴栽1株,填土,浇水保苗。田间管理 苗期每年施人畜粪水2-3次。植株未封行前,每年中耕除草3-4次。
记载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成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