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散瘀止血;下气消积;消毒;利湿。主症瘕积聚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吐血;咯血;衄血;经闭;崩漏;慢性胃炎;胃、十二指肠溃疡;食积停滞;痢疾;肠炎;水肿;疮毒;蛇咬伤;烫火伤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0-15g;研末,1.5-3g,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、向阳的环境。土壤以肥沃深厚、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较好。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。在冬季或早春结合采挖,取有须根和芽嘴的根茎分成单株作种。在整好的地上,开1.3m宽的畦,按行、株距各约26cm开穴,深10~13cm,每穴栽苗3株,成品字形,芽嘴向上,盖上浇水。田间管理 在春季新叶出齐后除草、松土1次,第2次在6~7月,第3次在10~11月,并培土壅蔸。每次中除后都要追肥1次,前两次用人畜粪水,第3次用腐殖质土或草木灰撒在畦上。2~3年后,只需在每年春、冬两季各中除、追肥1次。
记载
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原石间,以阴坡为多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加工制药
除去杂质及残存须根,洗净,润透,切片晒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