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流注痰核;痈疮肿毒;毒蛇咬伤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,或捣敷;或研末撒、麻油调涂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、阴湿的环境,攀附于石壁上或树上。宜在疏松、肥沃的土壤上种植。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。于春暖时打插,选健壮的嫩枝条,去掉叶片,截成长15cm左右,按行株距20cm×(3-5)cm斜插于苗床上,稍压紧,浇水保湿,约经30-40d,长根出叶后定植,按行株距100cm×10cm开穴,每穴种2-3株,压紧,浇足定根水。此外,还可用种子繁殖,于春季育苗。田间管理 定植后应搭棚遮荫,透光度30%-40%左右。当藤蔓长到25-40cm时,应搭棚架,引蔓攀援。每年中耕除草3-4次,春、秋季各施肥1次。冬季剪去枯枝和过密弱枝。病虫害防治 蚜虫、卷叶螟,为害叶片。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。
记载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800-1400m的林下阴湿处或岩石壁上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2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