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;利湿。主热病烦渴;吐血;衄血;咳血;尿血;血崩;黄疸;水肿;淋浊带下,泻痢;小儿疳热;疔疮痈肿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9-15g;鲜品可用至30-6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熏洗,或研末调敷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可选择田边、山丘、石缝栽培。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。10月至翌年3月,将老株挖起,分成数小丛,每丛有苗5-6根,按行株距20cm×15cm开窝,每窝栽1丛,盖土,压紧。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-3次,结合中耕进行追肥,春、夏季施人畜粪水,冬季施土杂肥。
记载
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河边、墙隙、山坡和潮湿田圩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