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泻热通肠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。用于实热便秘,积滞腹痛,泻痢不爽,湿热黄疽,血热吐衄,目赤,咽肿,肠痈腹痛,痈肿疔疮,瘀血经闭,跌扑损伤,外治水火烫伤;上消化道出血。
禁忌
脾胃虚寒、气血虚弱、阴疽、产后、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;孕妇禁服。
食用方法
内服 煎汤,3~12g;研末,每次0.5~2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 适量,研末调敷或煎水洗、涂。也可煎液灌肠。用于泻下不宜久煎。
药用部位
根及根茎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喜冷凉的高山区气候,耐寒,一般栽培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。宜选择土层深厚,富含腐殖质,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;用种子繁殖,也可用子芽繁殖。
记载
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下品。《吴普本草》云: “生蜀郡北部或陇西。”《名医别录》: “生河西山谷及陇西。”《唐本草》: “今出宕州、凉州、西羌,蜀地者皆佳。”《图经本草》云: “今蜀川、陕西州郡皆有之,以蜀川绵文者佳。《本草纲目》云: “今以庄浪出者为最。”现
生长地区分布
青海、四川、甘肃
加工制药
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。除去细根,刮去外皮,切瓣或段,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