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祛风散寒,通窍止痛,温肺化饮。用于风寒感冒,头痛,牙痛,鼻塞鼻渊,风湿痹痛,痰饮喘咳。
禁忌
气虚多汗者慎服,热病及阴虚、血虚者禁服。
食用方法
内服 煎汤,2~6g;或研末,1~3g。外用 适量,研末吹鼻、塞耳、敷脐;或煎水含漱。
药用部位
全草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喜冷凉、阴湿的气候,耐严寒,怕高温。宜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。忌强光与干旱。用种子或分根繁殖。
记载
始载于《本经》列为上品。《名医别录》云: “生华阴山谷,二月、八月采根阴干。”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 “今用东阳临海者,形段乃好,而辛烈不及华阴、高丽者。”《本草图经》云: “今处处有之,皆不及华阴者为真,其根细而极辛。今人多以杜衡为之。” 《本草纲目》云: “大抵能
生长地区分布
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陕西
加工制药
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。除去泥沙,每十来棵捆成一把,放阴凉处阴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