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收藏夹
创建文件夹

茵陈蒿汤

功效与作用
利小便,退黄逐热。去热,退渴。
主治
湿热黄疸,面、目、一身尽黄,黄色鲜明,腹微满,口渴,小便不利,舌苔黄腻,脉沉数者。阳明病,发热汗出者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也。但头汗出,身无汗,齐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引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。谷疸之为病,寒热不食,食即头眩,心胸不安,久久发黄,为谷疸也。黄汗,身体四肢微肿,胸满,不得汗,汗出如黄柏汁,由大汗出,卒入水所致。湿热发黄,脉沉实者。
用法
1.传染性肝炎: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传染性肝炎20例,初步观察,对传染性肝炎的黄疸消失,速度较快。20例中,服药后第一周末即有12例黄疸指数减至50-80%,占60%,此与茵陈蒿汤之清热利湿——利胆、利尿等作用有关。肝功能之恢复,一般较慢,尤以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与絮状试验之变化较少。服茵陈蒿汤无任何副作用。 2.皮肤病:本方在皮肤科领域中应用的疗效甚佳。茵陈蒿600g,生大黄400g,生山栀400g,水煎成5000ml,1日2次,每次100毫升,共治413例,其中:过敏性皮肤病痊愈85.7%,显效14.3%;皮肤瘙痒痊愈7.1%,显效64.3%,有效28.6%;原因不明的皮肤病痊愈34.5%,显效4.4%,有效24.1%。 3.急性病毒性肝炎:近年来应用茵陈蒿汤治疗718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,近期治愈率均在95%以上,有效率100%。 4.胆道蛔虫症及胆系感染:用本方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及胆系感染121例,总有效率97.4%;治疗胆系感染40例,38例有效。
记载
《伤寒论》。
组成
茵陈6两,栀子14枚(擘),大黄2两(去皮)。
用量
上3味,以水1斗2升,先煎茵陈减6升,纳2味,煮取3升,去滓,分3服。小便当利,尿如皂荚汁状,色正赤,1宿腹减,黄从小便去也。
各家论述
1.《普济方》:小热之气,凉以和之,大热之气,寒以取之。茵陈、栀子之苦寒,以逐胃燥;大黄之苦寒,以下瘀热。 2.《金镜内台方议》:阳明者,为胃之土,其色黄,若发热汗出者,为热气得越,不能发黄也;但头上汗出,齐颈而还者,乃热气不能越也;小便不利,渴引水浆者,乃热甚于胃,津液内瘀,结为黄也。故用茵陈为君,能治黄;栀子为臣,栀能治黄,寒以治热也;以大黄为佐、使,以下泄瘀热,而除其黄也。 3.《医方考》:大热之气,寒以取之,故用茵陈;苦入心而寒胜热,故用栀子;推除邪热,必借将军,故用大黄。又曰,茵陈、栀子能导湿热,由小便而出。 4.《医方集解》:茵陈发汗利水,以泄太阴、阳明之湿热,故为治黄之主药;茵陈、栀子,能导湿热由小便出,大黄能导湿热由大便出。⑤《金鉴》:茵陈禀北方之气,经冬不凋,傲霜凌雪,偏受大寒之气,故能除热留结,率栀子以通水源,大黄以调胃实,令一身内外瘀热悉从小便而出,腹满自减,肠胃无伤,乃合引而竭之之法。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。以推陈致新之茵陈佐以屈曲下行之栀子,不用枳、朴以承气与芒消之峻剂,则大黄但可以润胃中,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,故必一宿而腹始减,黄从小便去而不由大肠去。

养心养体养德

关注我们

  • 独尊健康系统
  • 独尊健康公众号
  • 独尊健康APP
  • 深圳市独尊健康有限公司
    粤ICP备14036141号 Copyright ©2020-2024 Power by DuZun Health Co., Ltd.
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- 【(粤)—非经营性—2022—0158】
    慧诊
    入口
    我的
    主页
    在线
    反馈
    网站
    首页
    在线反馈

    反馈内容

    我们非常乐意收到您使用本网站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。

    联系方式必填

    验证码换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