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舒肝理气,活血止痛,除烦利尿。治肝胃气痛,胃热食呆,烦渴,亦白痢疾,腰痛,胁痛,疝气,窟经,子宫下坠。 ①崔禹锡《食经》:"食之去淡(痰)水,止赤白下利。" ②孟诜:"厚肠胃,令人能食,下三焦,除恶气,和子食之更好。""通十二经脉。" ③《本草拾遗》:"利大小便,宣通,去烦热,食之令人心宽,止渴,下气。" ④《食性本草》:"主胃口热闭,反胃不下食,除三焦客热。" ⑤《本草汇言》:"以蜜水煮食之,治噤口热痢。" ⑥《南京民间草药》:"治腰痛。" ⑦《四川中药志》:"疏肝,纳肾气。治膀胱疝气,吐血。" ⑧《药材学》:"利气,活血,杀虫,解毒,止痛。用于肝胃气痛,胁痛,月经痛等症。" ⑨《陕西中草药》:"疏肝益肾,健脾和胃。治消化不良,腹痛,泻痢,疝气,子宫下坠。"主治
①治淋巴结核:八月札、金樱子、海金砂根各四两,天葵子八两。煎汤分三天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 ②治胃肠胀闷: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成分及药理研究
[b]治疗输尿管结石[/b] 取腊瓜、屎珠子各2两,加水6碗,煎成2碗,去渣,加糖,分2次服。治疗30例,治愈(结石排出、症状消失、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)19例,进步(结石位置明显下降)2例,无效(结石位置无改变)9例,总有效率70%、排石率63.3%。为了加速输尿管结石的排出,可定期综合采用新针(三阴交、阴陵泉、肾俞),内服654-2(山莨菪)、双氢克尿塞及大量饮水,加强活动等措施,以促使结石排出。治疗20例,治愈(标准同前)10例,进步5例,无效5例。有效率为75%,排石率50%。若输尿管结石并发尿路感染、输尿管粘膜水肿者,除上述综合措施外,可在腊瓜、尿珠子方内加入蛇莓、杠板归各5钱。治疗15例,治愈12例,无效3例,排石率为80%。 在输尿管结石绞痛发作时,表明结石的位置有移动,此时采用综合措施,可加速排石;这些综合措施有时须反复多次采用,才能发挥作用。对并发高血压的患者,在服腊瓜、尿辣子煎剂同时,可同时服用降压药物,待血压恢复正常后,再定期采用综合措施。一般结石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,排石的可能性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