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利湿;活血通络;解毒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痢疾;水肿;黄疽;小儿消化不良;风湿疼痛;经闭;带下;跌打损伤;痔疮出血;无名肿毒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5~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疏松、肥沃的夹砂上较好。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。四川地区在2~3月割取匍匐茎,剪成20~40cm长的插条。栽时,翻整土地,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,每穴扦插2~3枝,顶端两节要露出土面,填土压紧,再盖土与地面齐平,浇水。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春、夏季各除草1次。春季除草或收获后,都要追施畜粪水1次。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蚜虫。
记载
出版在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区的疏林、山坡、沟边或旷野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