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舒筋活络;理气化痰;利湿别浊。主腰腿疼痛;手足麻木;筋络不舒;痰多气短;小便淋浊
成分及药理研究
给皮下植入肉瘤S180小鼠腹腔注射松蘑去蛋白粗提取物20mg/kg,连续11天,可显着增加脾脏重量,提高组织cAMP水平,此作用与抑瘤率呈正相关。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1.生物学特性 松口蘑菌丝在8℃开始生长,适温约20-24℃,在32℃停止生长。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约85%。土壤主要为棕色林土、山地红壤、山地黄壤。土壤pH一般在4.5-5.5之间。腐殖质层较薄,通常不超过3cm。我国东北地区松口蘑多发生在坡度20°-40°,坡向西、西南或西北,地势高燥、排水良好的地段。产菇的林龄一般不低于50年。我国延边地区7月中旬开始出菇,8月中旬即进入盛产期。2.培育技术 加强赤松林的营造与管理。选择一定面积的荒山荒地,有计划地营造赤松林。一般每lhm2可栽三至五年生松苗10000株,以后根据需要,分期间伐。适宜松口蘑生长的赤松成林的密度约1500-3000株/hm2。要保持60%的荫蔽度。春节前后,将三至五年生赤松苗的主根尖端剪去一部分,栽在直径30cm、高50cm底壁带孔的无毒塑料框内,假植半年或1年,使其长出大量须根。秋季或次年春季,将赤松苗框埋在盛产松口蘑的赤松林的蘑菇圈外15-20cm处。经l-2年后,移植的赤松苗与林地内松口蘑菌根、菌丝密切接触,被感染,根部长出白色的菌丝体,形成感染苗。将感染苗连框移入赤松林内定植坑中,用土将周围压实,上面再覆盖少许枯枝落叶保湿。随着松口蘑菌丝体的不断生长,蘑菇圈每年向外推进10-20cm。约5-6年后,松口蘑子实体就会逐渐发生。在出菇良好的地段,用塑料棚覆盖蘑菇圈,并加强管理。在棚内人工调节温、湿度的情况下,一般可以提前1星期采收,产量也显着提高。
记载
宋代陈仁玉《菌谱》载:“松蕈,生松阴,采无时……人有病漫浊不禁者,偶啜松下菌,病良已,此其效也。”上所述即为口蘑科真菌松口蘑。又《滇南本草》所载之松菌亦指本品。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,秋季单生或形成蘑菇圈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西南及安徽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