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用于绦虫病,蛔虫病,姜片虫病,虫积腹痛,积滞泻痢,里急后重,水肿脚气,疟疾。
用法用量:3~10g;驱绦虫、姜片虫30~60g。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驱虫、消积,利水。
1.行气消积(食积气滞,泻痢后重)用治食积气滞,脘腹胀满,痢疾里急后重之症,常与木香、大黄等配伍为用,如木香槟榔丸。本品善行胃肠之气,兼缓泻通便而消积导滞。配伍沉香、乌药可用治气逆证。
2.驱虫(多种肠道寄生虫病)对绦虫、蜗虫、烧虫、姜片虫、钩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,并借其缓泻作用而有助于驱除虫体,用治绦虫病疗效最佳,但剂量须重用。与南瓜子同用,杀灭绦虫疗效更佳。
3.利水消肿(肿,脚气肿痛)用治水肿实证,二便不利,常与木通、泽泻等同用,如疏凿饮子,尤以腰以下水肿多用;用治寒湿脚气肿痛,常配以吴茱萸、木瓜等同用,如鸡鸣散。
4.截疟(疟疾)用治多种疟疾,并能减轻常山所致呕吐的不良反应。
槟榔图片
炒槟榔图片
主治
为治疗肠道寄生虫的广谱驱虫药。用于绦虫病、蛔虫病、蛲虫病、姜片虫病等导致的腹胀、嗜食异物、面黄肌瘦之症。还多用于食积气滞、腹胀便秘、泻痢里急后重、水肿脚气、疟疾、疝气、疮疡、湿疹等。
现代常用于血吸虫病、乳糜尿、青光眼、丝虫病等。
成分及药理研究
含生物碱,缩合鞣质,脂肪及槟榔红色素。具有驱虫、抗真菌、抗病毒等作用,还可兴奋M胆碱受体。
1.槟榔碱是槟榔驱虫的有效成分,有驱绦虫作用。槟榔对猪肉绦虫有较强麻痹作用。 2.槟榔有抗血吸虫作用。 3.槟榔有抗真菌作用。 4.槟榔有抗病毒作用。 5.槟榔有拟胆碱作用。 6.槟榔对动物妊娠期子宫能引起痉挛,故孕妇应用时须加注意。
禁忌
气虚下陷慎服。
多食发热。
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。
孕妇忌用。
可加重支气管哮喘、帕金森综合征、消化性溃瘍、胃肠或心脏病的临床症状。过量服用可致中毒,出现消化、呼吸、心血管、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。
食用方法
日常用量:3~9g,水煎服;驱虫宜用30~60g,水煎服;外用,煎水洗或研末凋敷。
选方
1、治耵耳出脓:槟榔适量研成细末,吹入耳中。可治耳朵脓疮。
2、清热、益胃、止痢:陈皮5g,生麦芽25g,鸡内金、槟榔各8g。将鸡内金、槟榔、陈皮煎煮30分钟,去渣,加生麦芽煮成粥,加适量糖或盐调味即可。
3、消导积滞:槟榔5g,马齿苋20g,大米50g。马齿苋洗净,切碎。槟榔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粥,粥快熟时放入马齿苋,食用前加砂糖调味。可清热、益胃。
4、治积滞内停、湿蕴生热、脘腹痞满、赤白痢疾等:槟榔、木香、青皮、陈皮、广茂、枳壳、黄连各30g,黄柏、大黄、香附、牵牛子各120g。将以上11味中药研成细末,水泛小丸。每服3~6g,饭后生姜汤送服。每日两次。
5、治小儿蛔虫病:槟榔5克,猪牙皂角3g,苦楝子10g。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。温水送服。每日1剂。
药用部位
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常绿乔木,干挺直,高10~20米,不分枝,有多数叶痕脱落后形成的环纹。大型羽状复叶,聚生于干的顶端,长1.2米以上,小叶片多数,条状披针形,长30~60厘米,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;总叶柄呈三棱形,具长叶鞘。夏季肉穗花序从叶束之下的茎上生出,基部托以黄绿色的佛焰苞,花序多分枝,分枝呈蜿蜒状;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贴生于花序顶端,形似稻粒,多数,雄蕊3个;雌花较大而少,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;花被2轮,每轮3片,绿黄色,雌蕊卵形,子房1室,胚珠倒生,坚果卵圆形,长4~6厘米,红色,基部有花被宿存,中果皮厚,其纤维状部分即为“大腹皮”,中间有一卵形种子为“槟榔”。生于热带地区,常栽植于阳光充足、湿度大的林间地上。我国福建及台湾南部、广西、广东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均有栽培。
选购保存
以个大、质坚、体重、断面色鲜艳、无霉变黑心、无虫蛀者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