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可化痰,散瘀,散寒,止痛,止咳,生津,止呕,健胃,祛风湿;用于痰饮嘲咳,肠风血痢,疝瘕,胃痛,筋骨疼,风湿麻痹,肾虚牙痛,牙痛,口臭,胃寒痛等症。
花:味辛,性温。入肝、肾、脾、心经。果实:味辛,甘,性温。根:味甘、微涩,性平。
成分及药理研究
花含芳香物质,如γ-癸酸内酯、α-紫罗兰酮、β-紫罗兰酮、反-芳樟醇氧化物、顺-芳樟醇氧化物、芳樟醇、壬醛以及β-水芹烯、橙花醇、牻牛儿醇、二氢-β-紫罗兰酮。 花蜡含碳氢化合物、月桂酸、肉豆蔻酸、棕榈酸、硬脂酸。
食用方法
日常用量:干根18.5~110g,花果10~18.5g,水煎服。
选方
1、胃病
组成:桂花根37.5克 狗尾草30.0克 橄榄根37.5克 青木香11.3克 树梅根皮37.5克 抹草头30.0克
用法:水8碗,煎3碗,去渣。加猪瘦肉150.0克,炖烂。分2~3次服。
2、酒毒引起尿酸
组成:桂花根150.0克 鲜槟榔4个(打碎) 猪赤肉150.0克
用法:米酒半瓶,共炖烂服。
3、肺结核
组成:桂花根93.8克 埔盐根93.8克 猪瘦肉150.0克
用法:水6碗,煎2碗,加猪瘦肉,炖烂,分2次服。
4、气郁痛、胃痛
组成:桂花根56.3克 白橄榄根30.0克 岗梅根30.0克 香橼根30.0克 通天草30.0克 猪瘦肉187.5克
用法:水4碗,米酒4碗,煎3碗,去渣。加猪瘦肉,炖烂,分3次服。
5、虚火牙痛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枸杞根30.0克 铁马鞭18.8克 栀子根30.0克 王不留行18.8克
用法:水6碗,煎2碗。分2次服。
6、小儿受惊
组成:桂花心18.8克 芙蓉心18.8克 白花草心18.8克 香茅心18.8克 榕树心18.8克
用法:将五种青草洗净,水6碗煮15~20分钟,待温时洗脸擦身体。
7、久年胃痛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牛乳埔30.0克 铁扫帚18.8克 入骨丹18.8克 梅树皮30.0克 艾草头18.8克
用法:水6碗煎2碗,分2次服。
8、尿酸、痛风酸痛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大丁癀37.5克 红骨茄冬根30.0克 红骨蛇30.0克 番仔刺37.5克 红骨掇鼻草头22.5克 骨碎补37.5克 猪脊椎骨187.5克
用法:水4碗,酒4碗,煎3碗,加猪脊椎骨,炖熟,分3次服。
9、胃溃疡
组成:桂花根30.0克 树梅根30.0克 白橄榄根20.0克 李仔根20.0克 猪瘦肉120.0克
用法:水5碗,共炖熟,分2次服。
10、预防汗多、流感、四肢无力
组成:乌梅150.0克 山楂37.5克 甘草18.8克 桂花卤1匙
用法:水8碗煎剩2?4碗服用。
备注:或加乌梅粉75.0克,用15碗水煎成10碗。
11、小婴儿白天睡、晚七啼哭
组成:桂花心、菊花心、芙蓉心、艾草心、白花草心、鸡屎藤心、刺竹心(或香茅)各适量
用法:将七种花心用清水洗净,煎水擦小婴儿心腋。(另再用灯心12支,水1碗半煎成半碗,喝少许即可。)
12、风湿骨痛
组成:桂花、五色梅根、龙须藤各25.0克
用法:炖猪骨或浸酒服用。
13、跌打肿痛
组成:鲜桂花叶、鲜地耳草、鲜水茴香、鲜山栀叶各等份
用法:将各味药一起捣烂,用酒炒,敷于患处。
14、流行性乙型脑炎
组成:鲜桂花叶25.0~50.0克 鲜刺针草50.0~150.0克
用法:水煎,分服2~3次(或用鼻饲)。如高热则加大青叶50.0克,同上药煎服;频繁抽搐和痰多者,另取桂花叶25.0~50.0克,捣烂用冷开水冲服。
15、湿疹
组成:桂花鲜枝叶适量
用法:用水煎,擦洗患处。
药用部位
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的根,枝,叶,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