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治
一切体弱脉虚,肾亏神倦,及失血,咳嗽,梦遗火炎,小便短赤,喉舌干燥。
加减
如血虚发热者,加上阿胶3两(蛤粉炒成珠),即失血者亦用,或多用;如咳嗽有痰者,加川贝母4两(糯米拌炒),麦冬3两(去心酒蒸);如下部虚滑,加莲须3两,牡蛎(煅,净粉,醋炒)4两;如肾中之阳虚,加补骨脂(盐炒)3两;如乏嗣者,加胡桃肉4两。此方或少加熟附子1两以助各药之力。如中年右尺脉虚,属命门火衰,及肾中之阳不足而乏嗣者,俱宜加肉桂3两,制附子3-4两,补骨脂、胡桃肉各4两,更效。
禁忌
立夏便服,交秋忌用。少年体弱者宜服。人于少年时,每年制服一料,可免内伤阴虚之病。若有是症,更宜多服,不可忽视延捱。
记载
《会约》卷二。
组成
本支地8两(拣6-7钱重1支者,有小直纹而无横纹,其色不纯黑,内有菊花黄心为佳,略洗,用玄砂仁4钱微炒研末,同米酒入砂锅内,以纸湿封数层,久蒸取出晒干,加酒再蒸,如是者9次,切勿用砂锅煮熟,以真汁耗也,最忌铁器。有谓用姜汁蒸者,姜入脾经,切不可依),枣皮4两(下部滑遗者加1两,酒蒸),淮山药(炒)4两,白云苓4两(去皮),粉丹皮1两6钱(酒浸,如血虚热燥者,加5-6钱),建泽泻1两2钱(淡盐水浸,如小便短涩,加5-6钱),当归3两(酒蒸),白芍2两半(煨,酒炒),杜仲3两(盐水炒),甘枸杞3两(酒蒸),菟丝子4两(淘净泥沙,酒蒸,晒干研末),北五味1两半(微炒)。
用量
每服100丸,早晨用淡盐水送下。
加工制药
先将地黄、枣皮、枸杞、当归共捣成膏,然后将余药研末,加炼蜜1斤多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