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燥湿,解毒杀虫。治菌痢,胃肠炎,胆道感染,蛔虫病,急性化脓性感染,疥癣,湿疹,烧伤。 ①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:"泻湿热,杀蛔虫,治疥癣。" 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’消炎解毒。治痧气及胃肠炎,肺炎,恶性疟疾。" 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洗疮毒,治虫疮。" ④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》:"清热解毒,消肿,止痛,去湿止痒。治毒蛇咬伤,烧伤,皮肤湿疹。"主治
治急性化脓性感染:苦木二份,金樱根一份。水煎三次,第一次煮沸二小时,第二、三次各煮沸一小时半,过滤并合并过滤,浓缩成膏。外敷。(《中草药通讯》(2):59,1972)成分及药理研究
苦木素味极苦,可作健胃剂,增进食欲;过量引起呕吐。可作为吐根碱的良好代用品,1:10000的浓度在体外能抑制溶组织阿米巴的运动(吐根碱同样浓度尚无作用),其浸剂灌肠可治蛲虫。对兔静脉注射0.14克即可致死,但它不易自胃肠道吸收;兔肌肉注射30毫克/公斤或大鼠肌肉注射20~100毫克/公斤,不致产生中毒。以苦木素溶液灌注哺乳动物心脏,可抑制心跳振幅及频率。对昆虫(蚕)的毒性与对哺乳动物(兔)的毒性相似,可侵犯神经系统,在兔先引起全身的肌肉震颤,而后转入麻痹。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观察10例,9例于2~5天治愈。腹痛及脓血便平均1~2天消失,大便镜检2~4天转阴。服药7天,观察3个月无复发。用法:研粉或制成片剂内服,每次1~3克,每日3~4次;或用木质3~5钱,每日1~2次煎服。 ②用于胆道感染 治疗胆囊炎2例、胆道蛔虫合并感染1例、胆道结石2例,服药后4~32小时腹痛消失,12~24小时退热。对消炎、止痛效果满意。用法同上。 ③治疗烧伤和外伤 用10~20%山熊胆煎液洗涤创面,涂以5~30%山熊胆软膏或撒布粉剂。治疗浅Ⅱ度和部分深Ⅱ度、面积2~15%烧伤6例,均在5~12天治愈,无1例感染。治疗外伤100余人,效果尚佳。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,肉芽生长快,伤口愈合迅速。 ④治疗多发性疖肿 口服山熊胆片(0.4克)宁片,每日3次。观察4例,服药后很快控制炎症。3例痊愈,1例并用四环素治愈。 此外,曾以山熊胆制剂内服或外用,治疗湿疹、癣疾、淋巴结炎、副睾炎、盆腔炎、胃痛、肋膜炎、慢性支气管炎等,也收到一定效果。认为.此药有消炎(特别对急性炎症)、止痛、防腐作用。服药后除有口干现象外,未见毒性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