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,解毒,活血,消肿。治疔疮,痈肿,丹毒,跌打扭伤,慢性气管炎,急性肾炎。 用于疮痈肿毒、皮肤湿疹、小便不利、老年慢性气管炎、白带过多、前列腺炎、痢疾。 ①《唐本草》:"食之解劳少睡,去虚热肿。" ②《食疗本草》:"主丁肿,患火丹疮。和土杵,敷之。" ③《本草图经》:"叶:入醋细研,治小儿火焰丹,消赤肿。" ④《救荒本草》:"敷贴肿毒、金疮,拔毒。" ⑤《滇南本草》:"治小儿风热,攻疮毒,洗疥瘫痒痛,祛皮肤风。" ⑥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"治小儿风邪,热症惊风,化痰解痉,亦治痘风疮,遍身风痒。疔,可攻能散。叶:洗疮。" ⑦《纲目》:"苗:消热散血。" ⑧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利尿消炎。"主治
①治疔肿:老鸦眼睛草,擂碎,酒服。(《普济方》) ②治痈无头:捣龙葵敷之。(《经验方》) ③治一切发背痈疽恶疮:虾蟇全个,同老鸦眼睛藤叶捣敷。(《袖珍方》) ④治瘰疬:山海椒、桃树皮各等分研末调麻油敷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⑤治天庖湿疮:龙葵苗叶捣敷之。(《纲目》) ⑧治跌打扭筋肿痛:鲜龙葵叶一握,连须葱白七个。切碎,加洒酿糟适量,同捣烂敷患处,一日换一、二次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⑦治吐血不上:人参一分,天茄子苗半两。上二味,捣罗为散。每服二钱匕,新水调下,不拘时。(《圣济总录》人参散) ⑧治血崩不止:山海椒-两,佛指甲五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⑨治痢疾:龙葵叶八钱至一两(鲜者用加倍量),白糖八钱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⑩治急性肾炎,浮肿,小便少:鲜龙葵、鲜芫花各五钱,木通二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成分及药理研究
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龙葵全草(干)1两,桔梗3钱,甘草1钱,为一日量。制成糖衣片,每日3次分服,10天为一疗程,每疗程间隔5~7天。治疗969例,总有效率为87.5%,显效率为56.14%。据观察,单纯型比喘息型效果好;止咳,祛痰的疗效比平喘和消炎好,在10天内有75%的病例发生疗效。据X线和痰细胞观察,肺纹增粗、柱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少,提示病变组织有修复的可能。此外,亦有用龙葵果制成酊剂,日服3次,每次10~20毫升,10日为一疗程。治疗52例,103个疗程后近期控制47例。 ②治疗癌病 鲜龙葵全草2两(干品1两),鲜半枝莲4两(干品2两),紫草5钱,每日2次煎服。治疗恶性葡萄胎4例,均获治愈;配合手术切除、化疗、放射治疗子宫绒毛膜癌、卵巢癌肿、肝癌等多例,亦取得不同程度效果。此外,以单味龙葵2~3两煎服,还治愈纤维肉瘤1例,随访1年无复发。 ③用于止痒 取龙葵全草(除根)鲜品2两(干品1两),加水800毫升,煎15~20分钟。每日1剂,上、下午两次分服。按皮肤病的病程长短,服药7~25天不等。观察50例扩散性湿疹,全部患者皆具有广泛性皮肤损害,瘙痒剧烈,曾使用钙剂及普鲁卡因静注、口服非那根或苯海拉明,均只起暂时安静作用;改服龙葵后,患者皮肤水肿逐渐消退,痒感减轻。计有显著止痒效果者7例,服药后可维持3~4小时不痒,小便稍增多,晚上睡眠好;有止痒效果者25例,服药后瘙痒可减轻2~3小时,睡眠较好;稍有止痒效果者10例,服后痒稍减轻;无效8例。实践证明,本品具消肿、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,为一种非镇静性止痒剂,不宜夜晚投药。对于白天精神不佳、晚间失眠、皮损广泛、具有皮肤水肿且瘙痒的病例,疗效较好。其止痒作用属非特异性的,与镇痛剂的作用相类似,只能起对症治疗作用,因此,须针对病因,予以综合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