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,解毒,通络。治温病发热,热毒血痢,传染性肝炎,痈肿疮毒,筋骨疼痛。 ①《别录》:"主寒热身肿。" ②陶弘景:"煮汁以酿酒,补虚疗风。" ③《药性论》:"主腹胀满,能土气下澼。" ④《本草拾遗》:"主热毒血痢水痢。" ⑤《履巉岩本草》:"治筋骨疼痛。" ⑥《滇南本草》:"宽中下气,消痰,祛风热,清咽喉热痛。" ⑦《纲目》:"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,痈疽疥癣,杨梅恶疮,散热解毒。" ⑧《本草再新》:"治心虚火旺,补气宽中,咳嗽,痈痿。。 ⑨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"茎叶及花对眼睛发炎时有疗效。" ⑩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叶:外敷治刀伤。" ⑾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湿热腿痛。"主治
①治四时外感、发热口渴,或兼肢体酸痛者:忍冬藤(带叶或花,干者)一两(鲜者三两)。煎汤代茶频饮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②治热毒血痢:忍冬藤浓煎坎。(《圣惠方》) ③治痈疽发背、肠痈、奶痈、无名肿痛,憎寒壮热,类若伤寒:忍冬草(去梗)、黄芪(去芦)各五两,当归一两二钱,甘草(炙)八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酒一盏半,煎至一盏,若病在上食后服,病在下食前服,少顷再进第二服;留渣外敷。未成脓者内消,已成脓者即溃。(《局方》神效托里散) ④治一切痈疽:忍冬藤(生取)五两,大甘草节一两。上用水二碗,煎一碗,入无灰好酒一碗,再煎数沸,去滓,分三服,一昼夜用尽,病重昼夜二剂,至大小便通利为度;另用忍冬藤一把烂研,酒少许敷四周。(《外科精要》忍冬酒) ⑤治诸般肿痛,金刃伤疮,恶疮:金银藤四两,吸铁石三钱,香油一斤。熬枯去滓,入黄丹八两,待熬至滴水不散,如常摊用。(《乾坤生意秘韫》忍冬膏) ⑥治恶疮不愈:左缠藤一把。捣烂,入雄黄五分,水二升,瓦罐煎之,以纸封七重,穿一孔,待气出,以疮对孔熏之,三时久.大出黄水后,用生肌药取效。亦治轻粉毒痈。(《余居士选奇方》) ⑦治疮久成漏:忍冬草浸酒常服。(《证治要诀》) ⑧治风湿性关节炎:忍冬藤一两,稀莶草四钱,鸡血藤五钱,老鹤草五钱,白薇四钱,水煎服。(《山东中药》) ⑨治毒草中毒:鲜金银花嫩茎叶适量,用冷开水洗净,嚼细服下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成分及药理研究
木犀草素对平滑肌(兔寓体小肠)有解痉作用,但不及罂粟碱;并有轻度利尿(增加氯化钠的排出)作用。 木犀草素在年幼大鼠(生后25~28天)口服后,可使胸腺萎缩,此作用与垂体-肾上腺系统有关,可用来解释其抗炎作用。木犀草素在体外,浓度为1:350000时,能抑制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长。①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忍冬藤2两,加水1000毫升,煎至400毫升,早晚分服。15天为一疗程,每疗程间隔1~3天。治疗22例,其中症状基本消失,肝功能正常者12例;症状、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,肝功能明显好转者6例;症状、体征无明显变化者4例。 ②治疗细菌性痢疾及肠炎 以忍冬藤100克切碎,置于瓦罐内,加水200毫升,放置12小时后,用文火煎煮3小时,加入适量蒸馏水,使成100毫升,过滤。每日每公斤体重服1.6~2.4毫升,按病情轻重,酌予增减。一般初服20毫升,每4小时1次;症状好转后,改为20毫升,一天4次,至泄泻停止后2天为止。治疗菌痢60例,肠炎90例,除4例服药1~2日未继续服用外,其余146例均获良好效果。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:腹痛3天,退热2天,里急后重2.5天,泄泻停止2天,大便成形4.4天。未见不良反应。另有用忍冬藤1.5两,每日2次煎服,同时以忍冬藤5钱煎水保留灌肠,每日1次。7日为一疗程。治疗急性菌痢167例,经一疗程治愈者131例(78.44%),无效者36例。用药后平均2天退热,大便次数、性状及镜检恢复正常平均日数分别为5.6、4.5、4.9天,细菌培养转阴日数,多数在3天左右,肠镜检查肠道病变在10日内的阴转率为:非溃疡型84.6%,溃疡型80%。治疗慢性菌痢80例,一疗程的治愈率为73.9%。发热病例平均1.5天退热,大便次数、性状及镜检分别平均在5.5、4.6天恢复正常,细菌培养平均3.7天转阴;肠镜检查:24例非溃疡型皆恢复正常,38例溃疡型在10日内痊愈者占84.2%。 此外,用忍冬藤4两煎服,或结合辨证加用其它药物,治疗阑尾炎亦有一定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