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治
太阴燥火炽盛,白喉初起,咽燥无痰,7-8日后忽痰声漉漉,甚则喘促心烦。
用法
白喉:余长女曾病此,咽干音哑,喘促心烦,痰声漉漉如潮,大便泄,张氏所列不治之候已居其八,竟以此方日服三剂获效。一剂而大便止,喘促稍安,再剂而痰声如失。
加减
如痰涎壅盛,药不得下,加入白苏子另煎冲入,待药得下即撤去,甚则微滴生姜汁数点为引。
记载
《白喉条辨》。
组成
西洋参、生石膏、海浮石、牡蛎(生用)、阿胶(或用燕窝)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败龟板、珍珠母、麦门冬(去心)、犀角。
用量
以旋复花、荆竹茹先煎代水煎药,服时冲入荆竹沥、鲜莱菔汁。
各家论述
三炁降火丹,导龙归海之药也。龟板、牡蛎、真珠母得至静之精,介以潜阳,故名三炁;冬、地、西洋参专保肺液;阿胶、白芍兼导龙雷;石膏直清燥火,坠一切之热痰;犀角通利喉咙,载诸药以下行;旋复、竹茹用以代水,使重而不滞,尤能疏通经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