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芳香化湿,醒脾开胃,发表解暑。用于湿浊中阻,脘痞呕恶,口中甜腻,口臭,多涎,暑湿表证,湿温初起,发热倦怠,胸闷不舒。
用法用量:3~10g。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祛湿,解暑,辟秽,调经,和中化浊。
佩兰图片
主治
用于湿浊阻遏脾胃致脘闷不饥、恶心呕吐、口中甜腻、口臭、多涎,即传统所称湿热内蕴脾经的“脾瘅(dan)”症;亦多用于外感暑湿、湿温初起之头胀胸闷等。
现代临床常用于夏季感冒头痛、胃肠型感冒、蛇咬伤等。
成分及药理研究
佩兰所含的挥发油及聚伞花素、乙酸橙醇酯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。挥发油有显著祛痰作用。总生物碱在体外试验中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。
具有促进消化、抗炎、抗病毒、祛痰等作用。
1.佩兰1 %水煎剂用试管稀释法,表明对多种杆菌、细菌均有抑制作用,其挥发油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。 2.日本佩兰中的生物碱在体外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。其生物总碱在体内试验中与环磷酰胺合用在抗肿瘤方面呈协同作用。
禁忌
阴虚、气虚者忌服。
胃气虚者禁用。
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女性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监测月经情况。
食用方法
日常用量:4~9,水煎服。
选方
1、治痱子:佩兰、金银花、野菊花、绿豆衣各10g,水煎去渣,加少量砂糖,代茶饮用。可治痱子。
2、治腋臭:佩兰、藿香各10g,茵陈、香薷各30g,芦根40g,茉莉花5g。先研成细末,然后水煎去渣,代茶饮用。每日1次。
3、治夏天蚊虫叮咬:将少量佩兰捣烂,取汁液;涂抹于患处即可,可治疗蚊虫叮咬。
4、治秋后伏暑:佩兰、桑叶各6g,藿香叶4.5g,薄荷叶3g,大青叶9g,鲜竹叶30g。水煎,去渣,温服。
5、治温暑初起、身大热、汗出、背微恶寒、心烦:藿香、薄荷叶、佩兰、荷叶各3g,枇杷叶15g,水芦根30g,鲜冬瓜60g。水煎,去渣,温服。
药用部位
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全草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多年生草本,高70厘米左右。全株有香气。根状茎横走。茎直立,圆柱状。叶对生,下部的叶早枯,中部的叶深裂,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,叶脉羽状,背面沿脉被疏毛,无腺点;上部叶小,不分裂。头状花白色,密集茎顶。瘦果圆柱形,熟时黑褐色。夏季花开前采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分布于我国中部、南部各地。生于水边或低湿地,有栽培。
选购保存
以叶多、色绿、质嫩、香气浓者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