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行气消食,健脾开胃,回乳消胀。用于食积不消,脘腹胀痛,脾虚食少,乳汁郁积,乳房胀痛,妇女断乳,肝郁胁痛,肝胃气痛。生麦芽健脾和胃,疏肝行气。用于脾虚食少,乳汁郁积。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。用于食积不消,妇女断乳。焦麦芽消食化滞。用于食积不消,脘腹胀痛。
用法用量:10~15g。回乳炒用60g。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健脾、开胃、消食、和中、下气、回乳。
消食健胃:用治食积证,常与山楂、神曲伍用,如炒三仙;用治脾虚少食,食后饱胀,常配伍白术、陈皮等同用,如健脾丸;用治小儿乳食停滞,单用本品水煎服或研末服用有效。本品擅长于消米面淀粉类食积。
回乳消胀:用治妇女断乳或乳汁淤积之乳房胀痛等。取其回乳之功,可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(或生、炒麦芽各60g),水煎服。
疏肝解郁: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、脘腹胀痛。
1、助消化
麦芽含消化酶及B族维生素,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,可以帮助消化。
2、降血糖
麦芽含丰富的麦芽糖,是少有的既降糖又补充人体所需糖分的营养物,是理想的降血糖物质。
3、催乳,回乳
麦芽对乳汁分泌有双向凋节作用,小剂量服用时催乳,大剂量则有回乳的功效。
麦芽图片
炒麦芽图片
焦麦芽图片
主治
用于食积不消、脘腹胀痛、脾虚食少、乳汁郁积、乳房胀痛、妇女断奶。
生麦芽长于健脾和胃、通乳,用于脾虚食少、乳汁郁积;
炒麦芽,行气消食、退乳,多用于食积不消、乳母断乳;焦麦芽,消食化滞,用于食积不消、脘腹胀痛。
本品消食积尤适于米、面、薯、芋等食物食滞不化者。
现代用于急、慢性肝炎和营养不良、妇女乳溢症,浅部真菌感染。
成分及药理研究
主含α-及β-淀粉酶、催化酶、麦芽糖及大麦芽碱、腺嘌呤、胆碱、蛋白质、氨基酸,维生素B、D、E,细胞色素C等。具有促性激素分泌、调节肠道菌群作用。
1.麦芽煎剂对胃酸(总酸与游离酸)与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轻度促进作用。 2.麦芽浸剂口服可使家兔与正常人血糖降低。 3.大麦芽碱属于拟交感胺类,其药理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素相似,可兴奋心脏,收缩血管,抑制肠运动。由于它在麦芽中含量很少,且水中不易溶,故无药理意义。
禁忌
无积滞、脾胃虚者不宜使用。
怀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亦忌用,以免回乳、止乳。
久食会消元气,不可多食。
忌与水杨酸钠、阿司匹林、四环素族抗生素、鞣酸蛋白、烟酸等同服,因麦芽淀粉酶可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。
服用期间,忌饮茶,以免降低疗效。
食用方法
日常用法:8~12g,水煎服。
1、麦芽炒黄、炒焦或制成煎剂,其效力均明显降低,因此麦芽宜生用或微炒冲服。
2、食积呕吐
山楂15克、麦芽10g,加1000g(4碗)水,煮至汤汁浓缩成500g(2碗 ),加点红糖调味即可。最宜于饮食积滞引起的呕吐。
3、回乳
炒麦芽60~90g,水煎代茶饮,每日1剂,连服7日作用。
选方
1、厌食症
焦神曲、焦山楂、焦麦芽各4.5g,鸡内金1.5g,枳壳3g。共研末,水煎,每日1剂,3次服。
2、经前乳房胀痛
生麦芽200g,放入砂锅内,煮沸后改小火煎煮约20分钟,滤药液,再加水煮约10分钟,滤出药液混合,早晚分服。每次经前3天连服3剂。
3、治乳腺增生:麦芽50g,山楂、五味子各15g。水煎,去渣,取汁,温服。每日1剂,10日为1个疗程。
4、治手足癣、股癣:麦芽40g,75%酒精100ml。将麦芽放入酒精中浸泡7天左右。用时外涂于患处,每日两次,连用30天。
药用部位
为禾木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为发芽的大麦颖果。取成熟饱满的大麦,冷水浸泡一天,捞出置筐内,上盖蒲包,每天洒温水2~3次,待芽长至1~1.5厘米时,取出,低温干燥。生用或微炒黄用(微炒对淀粉酶活动无影响,炒至深黄、炒焦则降低酶的活性)。发芽后麦粒仍呈梭形,下端有须根数条,芽干后已萎缩。全国各地有栽培。
选购保存
以色黄、颗粒大而饱满、短呀完整、具粉质者为佳。
应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,以防潮、防霉、防鼠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