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止血,化瘀,通淋。用于吐血,衄血,咯血,崩漏,外伤出血,经闭痛经,胸腹刺痛,跌扑肿痛,血淋涩痛。
用法用量:5~10g,包煎。外用适量,敷患处。
——以上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2015版
凉血,止血,活血,化瘀,通淋,利尿。
1.止血(出血证)用治外伤出血与呕血、衄血、咯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及皮下出血等,单用或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。本品行血止血,又收敛止血,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,为止血行瘀之良药。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,有无瘀滞,皆可应用,但以属实夹瘀者尤为适宜。
2.活血化瘀(瘀血痛证)其生用性质滑利,有活血通经,消瘀止痛之功用,凡经闭痛经、产后腹痛及心腹疼痛、跌打损伤等瘀血作痛者皆可使用,尤为妇科所常用。用治跌打损伤,可单取本品研末,以黄酒送服;用治心腹疼痛、产后瘀痛及痛经,常配以五灵脂同用,如失笑散。
3.利尿通淋(血淋,尿血证)用治血淋、尿血,多与生地黄、冬葵子等配伍同用。
主治
用于吐血、龃血、咯血、尿血、血淋、便血、月经过多、崩漏、外伤出血、产后疲痛、经闭痛经、脘腹刺痛、跌仆肿痛、木舌、重舌等。为止血行滞要药。能收缩子宫,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出血。尚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、高脂血症、前列腺肥大、急性尿潴留、痄腮、溃疡性直肠炎、宫颈肥大、皮肤疮瘍、湿疫、膀胱与尿道炎所尿等。
成分及药理研究
主含异鼠李素、槲皮素等黄酮类、香蒲留醇、β-谷留醇等;尚含脂肪油、生物碱及氨基酸等。具有抗血栓形成、止血、抗心肌缺血、抗脑缺血及调脂等作用。
现代药理研究,蒲黄提取液对离体兔心有明显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;蒲黄对家兔心肌损害有防护作用;大剂量蒲黄具有抗低压缺氧作用,提高动物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;蒲黄能防止喂饲高脂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,并能增加喂饲高脂家兔的粪便胆固醇;蒲黄熟用炒炭,可增加止血作用;蒲黄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子宫和家兔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;蒲黄水溶部分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弗氏痢疾杆菌、绿脓杆菌、大肠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史密氏痢疾杆菌及2型副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
1.蒲黄有止血作用。 2.蒲黄煎剂、乙醇浸出液、乙醚浸液及其制剂有降压作用。 3.蒲黄提取物(ASETa)有抗缺氧、抗疲劳作用。 4.蒲黄多种制剂有增强子宫收缩及引产作用。 5.蒲黄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。 6.蒲黄具有降血脂作用。 7.蒲黄具有抗炎作用。 8.蒲黄具有抗菌作用,在试管内对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生长作用。 9.蒲黄提取物具有扩张外血管的作用;对实验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,有抗梗死作用。 10.蒲黄对肠道有增加蠕动作用。 11.蒲黄水煎醇沉液具有免疫抑制功能。蒲黄具有利尿作用。
禁忌
孕妇慎服。
儿童忌用。
妊娠不可生用。
不可多食。
一切劳伤发热,阴虚内热,无瘀血者禁用。
蒲黄炭不宜与酶制剂、生物碱类药同用。
食用方法
日常用量:3~9g;水煎服,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。
生用行血、祛瘀、利尿,并能止血;炒炭有收敛止血之功。
选方
1、缓解心绞痛:蒲黄、五灵脂(布包)各5g,葛根6g,丹参3g。水煎服,降香2g研末,用药液冲服。
2、预防脑血栓:生蒲黄、五灵脂(醋制)各等分。制成散剂。每日15g,分成3次服用。
3、治吐血、鼻出血、崩漏、便血、尿血:生蒲黄10g,大米50g,将蒲黄洗净,装入纱布袋中,扎紧,水煎去渣,取汁。加适量水及大米煮粥,待粥熟时调入砂糖,再煮两沸即可。每日1次,连续服用几天即可。
4、治女性月经过多、血伤漏下不止:蒲黄150g,龙骨125g,艾叶50g。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20丸,米汤送服。每日1次。
5、冶便血不止:蒲黄(微炒)100g,郁金150g。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。每服5 ,粟米汤调下,空腹晚饭前服。
药用部位
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和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多年生水生草本,高1~2米。地下茎匍匍泥中,多须根。茎直,细长。叶丛生,线形,质厚长1~2米,宽1~2厘米。花细小,密集茎顶成圆状花穗,形似蜡烛,雄花在上,雌花在下,中间相隔2~15厘米,全长约50厘米。结小瘦果,果穗赤褐色似蜡烛状。4月,花初放时,剪下蒲棒的顶端(雄花),晒干入药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生于池塘边或沼泽中。
选购保存
以色鲜黄、光滑、纯净、粉细、纯净、滑腻感强者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