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温补肾阳,填补精血。
主治
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久病气衰神疲,畏寒肢冷;阳瘘遗精,阳衰无子;大便不实,甚则完谷不化;小便自遗;腰膝软弱,下肢浮肿等。用法
上药研末,炼蜜为丸,每丸约重15克,早晚各服1丸,开水送下。亦可用饮片作汤剂,水煎服,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。
方解
方中附子、鹿角胶、肉桂滋补肾中之元阳,温里散寒,为君药。熟地黄滋补肾阴,枸杞子、山萸肉补益肝肾,山药益气养阴,共为臣药,有滋阴益肾,养肝补脾,填精益髓之效,取“阴中求阳"之义。菟丝子、杜仲健腰膝,补肝肾;当归养血和血,与补肾之品相协,以补养精血,为佐药。诸药配伍,肝脾肾阴阳兼顾,仍以温肾阳为主,在阴中求阳,使元阳得以归原,故名“右归丸”。
按语
本方以怯寒肢冷、气衰神疲、阳痿滑脱、腰膝觖软、舌淡苔白、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。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肺源性心脏病、贫血症、高血压、阿狄森病、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、重症肌无力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、肾下垂、前列腺肥大症、坐骨神经痛、更年期综合征、席汉综合征、男子性功能障碍症、不育症、月经过多症、不孕症等。如见冠心病年高久病、心悸胸痛者,去菟丝子、杜仲,加丹参、瓜蒌、广郁金;体虚久咳者,加五味子、诃子;更年期综合征伴形寒腰酸加补骨脂;神萎面晦黑属肾阳不足者,去杜仲、山药,加仙茅、仙灵脾;小便自遗者,加益智仁、桑螵蛸;大便溏薄者,加芡实、肉豆 浮肿者,加车前子、茯苓、牛膝;寒疝腹痛者,加乌药、小茴香;腹胀纳呆者,去熟地黄、枸杞子,加陈皮、白术、干姜;阳衰气虚,加人参、黄芪;治肾下垂,去鹿角胶、当归,加黄芪、升麻; 虚寒带下,加金樱子、桑螵蛸。
现代药理研究证实,本方具有抗衰老、增强免疫功能作用。
加减
如阳衰气虚,必加人参以为之主,随人虚实以为增减;如飧泄、肾泄不止,加北五味子、肉豆蔻,麸炒去油用;如阳虚精滑,或带浊便溏,加补骨脂;如饮食减少或消化不良,或呕恶吞酸,皆脾胃虚寒之证,加干姜;如腹痛不止,加吴茱萸;如阴虚阳瘘,加巴戟肉、肉苁蓉、黄狗肾,以酒煮烂捣人之;如腰膝酸痛,加胡桃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