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解表;散瘀消积。主风热感冒;肺热咳嗽;烧烫伤;疔疮;毒蛇咬伤;瘰疬;跌打损伤;食积腹胀
主治
1、治痒子初起,结核硬块:一味药、马桑根、何首乌。炖猪肉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2、治小儿食积饱胀:一味药、刮经板、石竹根、鱼鳅串、萝卜子。熬水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3、治烂脚:马棘全草晒干,烧灰,用青油调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食用方法
内服:煎汤,20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干品或炒炭存性研末,调敷。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生物学特性,喜较温明向阳,耐贫瘠,常野生低山区的荒山、林边或石缝中栽培以选 排水良好的夹沙土较好,可利用荒坡和边角隙地栽种。栽培技术,用种子繁殖。3-4月播种,整地,开1.3m宽的高畦,按33cm插窝距开窝点播,每1hm2用种量15kg左右。田间管理,苗出齐后,扯草、追肥1次。苗高15cm时,匀苗、补苗,每窝留苗3-4株。并中耕除草、追肥1次。在7、10月各再中耕除草1次,10月中耕除草后,还要追肥1次过冬。以后每年都要中耕除草3次,在3、5、10月进行,追肥2次,在3、10月中耕除草后施用,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。连续收获4-5年后,由于根蔸衰老,要另行播种。病虫害防治,虫害有蜂蝓及蜗牛,食害幼苗,可在晴天早上撒鲜石灰粉防治。
记载
出自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1300m处的山坡林缘及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贵州、云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