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与作用
清热;利水;止渴;解毒。主小便赤涩;目赤肿痛;黄疸;脚气;浮肿;消渴;痔疮;疔疮肿毒
成分及药理研究
1.利尿作用。2.生肌作用。
禁忌
1.《本草经疏》:目病非关风热者不宜用。[br]2.《本经逢原》:过食,令人腹痛泄泻,急磨木香酒解之。
食用方法
内服:适量,煎汤;取涎;或煅存性研末。外用:适量,取涎或捣敷。
记载
出自1.《药性论》。2.《本草经集注》。
生长地区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湖泊、水库、河沟、池塘及水田内,常以宽大的足部在水库及水草上爬行。以多汁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。2.生活于池塘、湖泊、水田及缓流的小溪内。资源分布:1.本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2.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