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:
中医所说的“痰”,不是单指呼吸道里排出的痰,而是指人体内水液代谢不畅所产生的废物,它随着气血的运行散播到全身各处,淤积在不同的部位会引发不同的疾病。
痰湿停留在肝脏可能导致脂肪肝。
痰湿停留在肺,可能导致气管炎或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。
痰湿混杂在血液中可能导致高血脂。
痰湿向下可能导致水肿。
痰湿泛溢在肌肤上,表现为肥胖,集中在腹部内脏多表现为中心性肥胖。
形成
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、脾、肾等脏器关系密切,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发生障碍或配合失调都会影响水液的通畅运行,导致痰湿。脾居其中,主运化,是最为关键的水利枢纽。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,会导致水湿淤积或进出不畅,泛滥成灾,使人体出现痰湿症状。
总体特征:
痰湿凝聚,以形体肥胖、腹部肥满、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
平素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容易疲乏,精神不振,易出汗,舌淡红,舌边有齿痕,脉弱。
常见表现:
平素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容易疲乏,精神不振,易出汗,舌淡红,舌边有齿痕,脉弱。
心理特征:
性格偏温和、稳重,多善于忍耐。
发病倾向:
易患消渴、中风、胸痹等病。
对环境适应能力:
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。
症状:
身体肥胖,腹部尤为严重;行为怠惰,反应能力差;常胸闷、头晕、嗜睡;小便浑浊、气泡,皮肤油腻粗糙。
原因:
伤肾、伤肺导致痰湿
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会损害肾、肺、脾的功能,导致痰湿体质。遗传或饮食口味过重(如甜食、咸食)会损害肾脏功能,影响水液运行,形成痰湿。空气污染、长期伏案工作,会使肺饱受压迫,功能减退,引起水液运转不利,也会导致痰湿。
伤脾促生痰湿
脾主运化水液,脾胃的功能减退会促生痰湿。嗜食肥甘油腻的食物,暴饮暴食、贪图凉食,以来减肥药,都会伤害脾胃功能,加重痰湿。肝气郁结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,也会促进痰湿。
肝属木,脾属土,木克土。经常发火生气,会伤害到肝,肝气得不到疏泄,会影响到脾,所以长期情绪抑郁的人,脾胃功能也不好,易形成痰湿。
易患疾病:
痰湿体质者易患单纯性肥胖,并发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肥胖等代谢综合征,易患慢性胃炎、结肠炎、梅尼埃病、颈椎病、体位性低血压和顽固性痤疮。痰湿体质的女性易月经延后,甚至闭经,男性易不育。
如何调理:
健脾祛湿
脾为“后天之本”“仓禀之官”。脾的功能如果收到伤害,运化水液的能力就会减弱,脾被水湿所困,导致运化失常,加重痰湿。因此保护脾胃,健脾祛湿是痰湿体质调养的关键。
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,应当多吃温补健脾的食物,少吃酸味、性寒的食物,不贪凉,少吃冷冻食品。注意保暖,不要受凉,少吹空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