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收藏夹
创建文件夹

至阴穴

作用功效

至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,为膀胱经脉气所出之井穴,五行中属金。本穴具有增益精血、埋气转胎、疏风散邪、迪络止痛的作州,是治疗胎位不正特效穴。

 

本穴首见于《灵枢•本输》。“至”,指尽、极、到的意思;“阴”,指足少阴。因穴茌足小指外侧端,足太阳膀胱脉气极尽之处,并由此交至于足少阴经,故名“至阴”,别名“独阴”。

 

在妇科疾病中,至阴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。中国古代医家们发现,在女性怀孕第29周到40周之间,对至阴穴进行针灸,持续治疗四周以上时间,能够有效纠正胎位,使异常的胎位转变为正常胎位。经常按摩或者灸治至阴穴,对女性月经不调、崩漏、带下、痛经、更年期综合征、乳痈、乳癖等症状,也有治疗和改善作用。

 

(1)至阴是矫正胎位不正的效验穴。本穴治疗胎位不正是因代临床经验总结,古人存诸多的相关论述。如《类经阁翼》云:“子鞠不能下,至阴三棱针出血,横者即转直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载:“一治横逆难产,危在顷刻……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子壮,炷如小麦,下火立产如神。”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,膀胱与肾相表里,是州都之宫,为壬水之府,可振奋阳气,有利于顺利胎气。用本穴治疗胎位不正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,纠正率达到85%以上,具有效果好、痛苦小、经济安全等优点。只要掌握正确的施治方法,一般经3〜5次的治疗,可达到转正复位的目的。操作时嘱患者排空小便,取仰卧位或坐于椅上,松开腰带,身心放松,于一侧至阴穴施灸20分钟,每日1次,当胎位转正即停止施术。治疗时机于妊娠后7〜8个月为最佳,过早、过晚疗效均不佳,抓住合适的治疗时机最为关键。

 

(2)至阴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之常用穴。本穴为足太阳经脉气所出之井穴,初运生发,其性轻扬,功善宣散,足太阳经脉从头循行至足,“病在头者,取之足”,故可用于治疗头痛、舁塞、鼻衄、目赤肿痛等头而五官疾病。足太阳起于目,布于头项腰背,其经筋 “结于鼻”,故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甚效。《肘后歌》对此有精当的概述头面之疾针至阴”。临床所用屡屡获效。

主治

胎位不正  月经不调  尿潴留  遗精  鼻衄  目痛

(1)头面五官科疾患:眼疾,鼻塞,鼻衄。

(2)妇科、产科疾患:胎位不正,难产,滞产,胎衣不下。

(3)经脉循行疾患:头痛,尿潴留,前列腺疾病。

(4)其他:昏厥,足下热,颈项痛,感冒。

穴性

通络止痛,清头明目,理气砖胎(根据其穴性,临床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头痛、眼病、胎位不正)。

顾名思义

至,极的意思;阴,寒、水的意思。 此外输体表。“至阴”的意思是指人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体表。

相关疾病

胎位不正、月经不调、更年期综合征、头痛、目痛、鼻塞、鼻衄、半身不遂、足关节炎。

位置

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,在足小趾末节外侧,距趾甲角约0.1寸。

浅刺0.1寸,或点刺出血。可灸,胎位不正用灸法。

取穴

正坐垂足,将要按摩的脚稍向斜后方移至身体侧边。脚跟着地,脚趾斜向外侧翘起。俯身弯腰,同侧手四指握脚底,掌心朝上,拇指弯曲,置于足小趾端外侧,趾甲角旁,则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。

疗法

拇指弯曲,以指甲垂直下压,掐按穴位,每次左右各(或双侧同时)掐按1〜3分钟。

治疗功用:理气活血,清头明目。

配伍

更年期综合征I配伍穴位:至阴穴、肾俞穴、三阴交穴、神门穴、足三里穴

疾病概述:更年期综合征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。更年期妇女,由于卵巢功能减退,垂体功能亢进,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,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,如月经变化、面色潮红、心悸、失眠、乏力、抑郁、多虑、情绪不稳定,易激动,注意力难以集中等。

按摩顺序与技法:烦躁易怒者加太冲穴;精神疲乏者加关元穴;心悸失眠者加内关穴;头晕耳鸣者加风池穴、听会穴;五心烦热者加太溪穴;汗出者加合谷穴、复溜穴。

其他病症配伍穴位

胎位不正丨配伍穴位:至阴穴、隐白穴、三阴交穴、京门穴

头痛丨配伍穴位:太冲穴、百会穴、至阴穴

 

(1)至阴配风池、天柱、太阳、太冲治疗头项痛。

(2)至阴配天柱、后溪治疗后头痛。

(3)至阴配中极、昆仑、三阴交治疗难产、胎衣不下。

(4)至阴配睛明治疗眼疾。

(5)至阴配风池、攒竹、瞳子髎治疗头痛,目痛。

(6)至阴配迎香、上星、合谷治疗鼻衄。

(7)至阴配中极、蠡沟、漏谷、承扶治疗小便不利。

(8)至阴配印堂、迎香、风门、合谷治疗鼻流清涕。

宜忌

本穴因有收缩子宫,具有催产的作用,故孕妇禁针,宜灸。

古藉摘要

(1)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七:头重鼻衄及瘈疯,汗不出,烦心,足下热,不欲近衣,项痛,目翳,鼻及小便皆不利,至阴主之。

(2)《太平圣惠方》:疟寒发热,小便淋,失精;张文仲救妇人横产,手先出,诸般药符不捷,灸妇人右脚小指头三壮,炷如小麦大,下火立产。

(3)《医学入门》卷一:鼻塞,鼻鼽清涕,胁痛无常处,腰胁引痛,转筋。

(4)《针方六集》卷五:治妇人难产。

(5)《肘后歌》:头面之疾针至阴。

(6)《席弘赋》:脚膝肿时寻至阴。

(7)《百症赋》:至阴、屋翳,疗痒疾之疼多。

(8)《杂病穴法歌》:妇人通经泻合谷,三里、至阴催孕妊(虚补合谷)。

(9)《素问•刺疟篇第三+六》:身体小痛,刺至阴。诸阴之井无出血,间日一刺。

(10)《素问•缪刺论第六十三》:邪客于足太阳之络,令人头项肩痛,刺足小趾爪甲上,与肉交者各一痏,立已。不已,刺外踝下三痏,左収右,右取左,如食顷已。

(11)《类经图翼》十一卷:至阴,三棱针出血,横者即转直。

(12)《太平圣惠方》:一治横逆难产,危在顷刻……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,炷如小麦,下火立产如神。

养心养体养德

关注我们

  • 独尊健康系统
  • 独尊健康公众号
  • 独尊健康APP
  • 深圳市独尊健康有限公司
    粤ICP备14036141号 Copyright ©2020-2024 Power by DuZun Health Co., Ltd.
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- 【(粤)—非经营性—2022—0158】
    慧诊
    入口
    我的
    主页
    在线
    反馈
    网站
    首页
    在线反馈

    反馈内容

    我们非常乐意收到您使用本网站过程中的感受和意见。

    联系方式必填

    验证码换一张